智慧医疗是最近兴起的专有医疗名词,通过打造健康档案区域医疗信息平台,利用最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实现患者与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医疗设备之间的互动,逐步达到信息化。智慧医疗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智慧医院系统,区域卫生系统及家庭健康。
1.健康需要智慧医疗
2009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开启了新医疗体制改革。其中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任务,而且是医改成功逐步推进的重要保障。可见,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继续深入推进,医疗信息化已经成为医疗体制改革的重点发展方向。而新医改的医疗信息化建设主要为四个重点:电子病历为重点的医院信息化建设,健康档案为重点的信息平台,疾病控制网络为主的公共卫生系统,利用信息化技术促进城市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合作和远程医疗。
移动医疗,使医疗便携化,提高了疗诊的效率,实现了医疗服务的“随手可得”。目前,全球医疗行业采用的移动解决方案,基本概括为无线查房,移动护理,条形码,病人标志带的应用,视频诊断等。我们认为智慧医疗是个泛概念,从大的方面说,有医院的信息化,医疗信息的互联网化,药剂,医疗设备的物联网化,远程健康监护乃至远程医疗等。智慧医疗对于提升医疗系统的运行效率,节约就医问诊的成本有非常明显的作用。
智慧医疗的特征分别有以下几点 :
1.互联的——金授权的医生能够随时查阅病人的病历,患史、治疗措施和保险细则,患者也可以自主选择更换医生或医院
2.协作的——把信息尚酷变成可分享的记录,整合并共享医疗信息和记录,以期构建一个综合的,专业的医疗网络
3.预防的——实时感知处理和分析重大的医疗事件,从而快速有效地做出响应
4.普及的——支持乡镇医院和社区医院无缝的连接,到中心医院,以便可以实时地获取专家建议,安排转诊和接受培训
5.创新的——提升知识和过程处理能力,进一步推动临床创新和研究
6.可靠的——使从业医生能够搜索,分析和引用大量科学证据来支持他们的诊断智慧医疗的可控性。
体制改革构建富有效率的医疗卫生体制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纵观各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之路,可以看出,尽管改革思路和方法有所不同,但在通过信息化手段全面构建并应用数字卫生系统,推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更好地解决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与服务供给的平衡方面都有着共同的期望共建美好未来高效高质量和可负担的,智慧医疗不但可以有效地提高医疗质量,更可以有效阻止医疗费用的攀升。这使得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居民就诊就医模式成为现实,从而大幅提升了医疗资源的合理化分配,真正做到以病人为中心。这保证了患者在任何地方都能得到一致的护理服务,从而有效提升了医疗服务水平。利用物联网技术构建“电子医疗”服务体系,可以为医疗服务领域带来四大便利:一是把现有的医疗监护设备无限化,进而大大降低公众医疗负担,二是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远程医疗和自助医疗,有利于缓解医疗资源紧缺的压力,三是信息在医疗卫生领域个餐主体之间共享互通,将有利于医疗信息充分共享,四是有利于我国医疗服务的现代化,有利于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 新闻更新测试2024/05/21
- 培育大国工匠激活智慧养老技术技能人才引擎2024/01/30
- 超高强度陶瓷材料可耐2000℃高温2024/01/26
- 以科技创新为智慧政法消费增动力2024/01/25
- 举行“智慧井盖”首场报告会2024/01/23
- 智慧城管天舟满载启新程2024/01/19
- 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支撑智慧城管2024/01/18
- 智慧环卫壮大科创“她力量”2024/01/16
- 以智慧检务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2024/01/12
- 为服务智慧养老贡献中国智慧2024/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