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山东锦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官网15963109509 |中文|英文
Logo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 > 业界资讯

人工智能时代来临,医疗将会出现怎样的革命?
2022-09-13100
字号
上一篇下一篇

相信很多人都看过之前爆火的《我不是药神》,同时这也引发了大家对于“大病面前人人平等”的新思考。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来看,全球每年有超过1400万的新发癌症病例,有近800万人死于癌症。即使在医疗愈渐发达的今天,癌症依旧让人望而生畏。

那么真的没有办法去预防或是治疗癌症吗?人工智能技术或许会成为一个新的突破口!近日,Google 在AI 预测肺癌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众所周知,癌细胞能够很好的“隐藏”在人类的身体上,一般癌症患者在确诊之后都已经进入到了晚期阶段,治愈的可能性极低。但如果能够提早发现癌细胞的存在,做到早确诊,早治疗,那么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癌症患者的存活率。

此前,Google 在 I/O 大会上就曾介绍过该项技术。据Google所言,癌症筛查主要是以影像为主的,但低于 5mm 的病变细胞就很难被医生发现。但在Google 机器学习系统的神助攻下,医护人员能够预测肺癌症病发的风险,做到早确诊,为病人治疗。

 

同时,Google机器学习模型可以24小时不间断的工作,而且人工智能的“机械化”也意味着在检查的过程中不会受到情绪,精神等因素的干扰,能够更精准地识别出肺癌细胞以及早期恶性肺结节。根据相关的测试,Google机器学习模型在使用单个CT扫描进行诊断时,Google 模型与六位医生处于同等水平,甚至表现得更好一些。

但是Google方面也表示,机器学习模型只是起到了辅助作用,目前还无法百分百识别肿瘤。事实上,在AI抗癌领域中,Google并不是首位尝鲜者。之前,微软曾提出过一个终极 AI 抗癌路径,微软希望借助生物模型分析仪,与超级计算机进行结合,以此来模拟癌变产生的过程,而IBM也希望借助AI来诊断肿瘤。但不管是微软还是IBM,其提出的AI抗癌解决方案依旧备受市场的争议!

 

虽然人工智能想要正式的入驻到医学领域还是困难重重的,但我们应该始终相信,在科研技术等的帮助之下,人类总会看到希望的,抗癌之路上,总要有人先迈出历史性的一步的!

政策:智慧医疗被列入《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

目前中国人工智能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也许现在正是我们赶超世界水平的一个弯道超车的关键节点。人工智能不仅是当下国际竞争的新焦点,也可能成为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一个新引擎。2017年国务院正式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分阶段设立了到2030年的“三步走”目标:到2020年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和应用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到2025年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实现重大突破;到2030年部分技术和应用达到世界的领先水平,成为世界人工智能创新中心。该《规划》中,已经把有关智慧医疗的两大项列入了新一代人工智能规划当中,《规划》也促使“智慧医疗”在2018年迎来爆发。

挑战:传统医疗向智慧医疗转变面临的三大挑战

要适应新一带人工智能发展规划里面提出的智能医疗,我认为医疗行业目前主要面临了三大挑战。

首先是资源互通、数据共享和系统链接方面。这些对医疗行业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现在国内很多企业正在研发智能病理诊断系统,研发这套系统,需要大量的临床数据。如果我们可以做到信息共享,我相信会很大程度上推进该产品的研发,加快医学界“新助理”的诞生,同时帮助缓解医生短缺的问题。信息共享也不仅仅是令智能病理诊断系统的研发收益,未来还会加速更多适应临床医疗的产品落地。

 

但很可惜,到了今天,许多医院还在使用传统的数据库,大部分原生医疗数据都还只是静静的躺在那里,没有被有效整合与利用。但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的成熟,这些数据库逐渐云端化,在保障病人隐私和医生权限的前提下,医疗资源就可以走上互联互通之路。

第二是政策和伦理方面。《规划》的最后一点表示社会各界媒体应该及时做好舆论引导,更好应对人工智能发展可能带来的社会、伦理和法律等挑战。 我之所以说到这一条, 是因为其实人工智能在政策和伦理上,尤其是在传统医疗领域面临的挑战非常大。

现在很多医生相信智能医疗的准确性,实验证明它总比大多数医生能避免更多的漏诊和误诊。在西京医院曾进行过6次人与机器人AIphaGo的对决,我作为主持嘉宾参加了第5次对决,亲眼目睹在脑膜炎的诊断上,人远远比不上机器人。参赛人员的准确率没有超过41%,而机器人至少有70%的准确率,因为机器人可以快速的连续学习。这个结果令人兴奋,说明技术发展的步伐很快。但是人工智能给出的医疗报告是否真的可以作为诊断的依据呢?你相信吗?很多病人不会相信,这就是个伦理的问题。如何让百姓普遍接受和推广应用人工智能治疗新模式、新手段是目前的一大挑战。我想最应该去推广的人应该是受益的病人和那些已经掌握一些技术的医学专家们。补充一点,如果这些专家们不拥抱智慧医疗,不仅他们没有起到帮助智慧医疗发展的作用,他们也将会失去目前自身的优势。

 

第三是“人工智能+医疗”创新产品的经济价值 。若要实现智慧医疗落地,光有创新是不行的,还需要有经济价值。比如智能穿戴产品虽然是一个较大的创新,但是在医疗、健康方面并没有产生可观的经济价值,或许智能穿戴产品还需要升级改造。现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有很多优秀的创意,有但有些其实是没有用的,我们应该合理判断这些创新产品的价值。创新的过程需要注意三大要素:创新、价值和市场。只有这三者合一,形成一个运营闭环,创新产品才可以发挥真正的作用。也就是说如果产品只有创新的服务模式,却没有盈利模式,那它依然不可以产生价值。比如现在很多医疗APP,就面临这样的问题,他们既做线上服务,又想办实体医疗机构,但事实上小型医疗机构是很难与传统医疗机构进行竞争的,如何利用互联网的工具进行医疗数据的清洗、整合,然后再开发利用,这才是医疗APP的发展方向。

 

总之,我认为智慧医疗的逐步落地,需要先解决资源整合、数据共享,舆论引导,运营闭环等问题,而政府也应该引导相关平台的建设,使智慧医疗健康发展。

趋势1:智慧医疗的未来

人工智能在智慧医疗目前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应用:一是虚拟助理系统,帮助医生、护士、技术员做诊断护理;二是大数据的集成、挖掘,尤其是数据端的开放,安全的问题等等;三是智能影像,这个是目前做的最成功的。人工智能影像可以说比人工准确的多,它基本不会漏诊。

 

现在全球社会正在进入大健康科技革命,今后智能医疗将会有很大的市场。从中美医疗资源分布情况对比来看,中国医疗资源的95%都放在了医院服务,而美国的这个比例仅为19%。我认为未来中国会在大健康的预防疾病、疾病康复、养老、家庭保健、医疗器械以及健康风险管理等方面调动更多的医疗资源,市场前景可观。

接下来我向大家展开介绍几种智慧医疗未来的应用方向:

第一是健康养老机器人。现在日本已经研发出一种养老机器人,它可以根据老人发出的语音要求做出反应。比如口语命令它扶老人起床,它就会走到床边,根据老人身高和床的高度伸出机器手把他抱起来,然后送他到指定地方,例如客厅、厕所,甚至将他扶上轮椅。未来,健康养老机器人深度开发将是智慧医疗发展的方向之一。

 

第二是模拟医学系统。目前,美国已经把模拟医学成立为一个单独的学科,广东省也在努力推动这个学科的建设。举一个例子,比如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机构图建立三维数据模型,把病人的检查影像图、心电图等个人检查数据输入进模拟系统,模拟逼真的手术的环境,医生就可以模拟手术现场可能遇到的情况,如血管切什么地方安全、麻药打多少计量合适等。模拟医学系统会相应给出仿真反馈,为医生的实际手术情况做一个预测,从而帮助医生更准确的选择治疗措施。未来,当此类技术更加成熟之后,我们需要把这些技术从三甲医院向基层医院推广,真正实现医疗下沉。

 

第三,智能多学科会诊未来也是重点发展趋势之一。智能多学科会诊可以在线上帮助部分病人进行基本的疾病筛查,指导合理用药,判断病人是否需要送医院治疗,以缓解当今医疗资源紧张的局面。

 

我认为在未来,在医疗领域有六大技术会影响传统技术的改变:人工智能、机器人、区块链、数据安全可靠性、3D打印技术和医疗大数据。大健康就是要人们回到健康的本源,未来的智慧医疗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可以做的事情非常多,不只是治病过程,就连医院后勤管理也是,人工智能从方方面面提高对群众的医疗服务品质。

趋势2:医疗的未来

一是智慧医疗医院系统。智慧医疗将来会应用在医院系统非常多的地方。比如药品、耗品管理系统,解决病房人手不足的医疗安全监控系统等等。

 

二是卫生防疫领域。比如疾病控制,通过发热门诊数据自动连接和报警,分析病人的主要来源,从而找出病源地,提早采取病源控制措施。当年的SARS查了很久才查到病源,如果有智慧医疗的帮助,传播路线可以清清楚楚的被看到,病源从香港传入就可以很快会被查出了,这就是科技的进步。

 

三是卫生监督。现在很多医院的污水处理效果可以说是不及格的,如果我们在污水出口都装上传感器,数据实时监控和公开,在这样的压力下,医院就会自觉去处理污水排放,否则很快就会因此而负上相应的法律责任。如今治理环境污染是个攻坚战,智慧医疗可以起到辅助作用。

四是个人健康系统建立。例如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检测仪,目前这方面的仪器已经有投入实际应用的。我有一个好朋友,本身比较胖,某天饮酒较多,被呼吸暂停综合症带走了。如果未来有更多类似的仪器产品,全面监测个人的健康情况,甚至有救护能力,或许就可以挽救很多这样的人了。

 

智慧医疗如火如荼的今天,我们也要注意到,当前市场上很多健康智能产品,没有经过科学论证,它们的权威性、误导性都需要进一步论证。传统医疗模式向大健康模式转变还需要一个过程。未来,我们的医疗系统应该建立健康医疗数据互联互通的共享平台,不仅为普通人提供生命健康管理服务,也改善医生的就业生态、患者就诊生态和慢病管理的生态,同时也传播健康的生活理念。

 

生活在在这个创新层出的时代,最可怕的不是缓慢接受创新的人,而是那些嫉妒别人、阻碍发展、不愿意付出的人。愿大家携手努力,共创医疗新时代。